Thursday, June 26, 2014

成长之旅

我牵着小儿子的手,悠闲地站在人群以外的一个角落等候,而老公和大儿子则站在地铁站的路线看板前研究。这让我想起七年前和老公两人游曼谷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直在看板前指指点点。当时我们在曼谷玩五天,这五天内不懂搭了多少次地铁,可是每搭一次地铁我们还是需要在看板前讨论及确认一番,浪费了好多时间。这次带同两个儿子游曼谷,我之前的岗位就交给了大儿子。

两父子有商有量的背影煞是好看,未几,我看到大儿子走去买车票了,老公也走回我身边,语气充满赞赏地说:“我们的儿子很厉害啊!我还在那里摸索的时候,他不到三分钟就知道我们要搭那一班车、往哪一个路线,就连价钱他也知道。”我想,这应该是年轻人的本能吧,年轻时的我们不也如此吗?不知天高地厚,走错了就重新走过,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岁月让我们越来越害怕错误。

孩子长大了,父母要记得接纳他的转变,放手并认同他的能力。所以接下来的几天,老公也学我当个悠闲的游客,搭地铁看地图这些事,统统交给大儿子。我们完全相信他,不过问也不质疑。或许儿子也感受到被信任,他的责任感也渐渐强大起来。这七天六夜之旅让我从一些小细节中,看到他的成长。最先感受到的是他在态度上的改变,他与弟弟说话的时候,少了以往的不耐烦。他还会主动教弟弟怎样把地铁的车卡插入机器中,也会在逛商场时帮忙盯着弟弟以防他走失。虽然这几天两兄弟还是会小吵架,但每一次弟弟说要上厕所,他都会主动对爸爸说“我带弟弟去吧”。当我们走在路上时,提着大包小包战利品的他也会不时回头望我们,担心我们这两个没有方向感的老人家走失了。

许多许多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深深感动了我,或许大家会觉得我的情绪太容易被触动了,但我想,或许家有青春酷小孩的爸妈会比较能体会我的感受。这几天的旅行除了购物与美食带来的兴奋之外,我其实更享受着他那微微小小的成长变化。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也需要成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执着得没有弯可以转,我要放手,孩子才有机会成长。我一直羡慕别人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当朋友,目前的我真的做不到(明明就是母子怎可能当朋友?),但我相信当他再长大一些,他就会更谅解父母多一些,到时候或许我们的关系就可以进展为那种“可以当朋友的母子”。而在他长大到可以谅解父母之前,我就只能把自己年轻化,让自己回到他的年龄,想像19岁的自己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后,会是怎么面对及处理。这样做就会让自己豁然,然后惊觉自己“哎呀,穷紧张了啦!”

这趟小旅行让青春酷小子与父母之间的相处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让我感触良多,在出发到曼谷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会这样的——疯狂血拼与美食之旅变成了感性的成长之旅。那么多次的亲子游,这一次的收获最大。

《光明日报》 23.6.2014刊

Wednesday, June 25, 2014

曼谷度假去

今年初新学年开学时,一拿到学校的行政历就看到大儿子的学校又是在学校假期一结束后马上进入考期,我就不敢抱有“年中假期去旅行”的梦想。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越接近年中假期我的心就越不安份,很想带孩子出去玩。其实,我一直认为考试是长期抗战,平时就应该准备好,如果到考试前的一个星期才来努力地话,早就已经来不及。而老公的看法则是“如果平时没有准备好,考试前也不努力的话,怎么办?”嗯……儿子第一次期考成绩欠佳,爸爸的顾虑也不是多余的,可是我还是尽最后努力:“没关系啦,去个小旅行玩一下也无差吧?”老公多番挣扎后,终于接纳我的看法,他说:“那就去近一点的地方玩,不要太多天,度假回来后儿子还要K书。”

近一点、不要太多天……嗯,Cuti-Cuti Malaysia比较适合吧?我正想上网找一些国内海岛的酒店住宿资料时,却听到老公说:“不如我们出国玩吧!七天六夜。”我心里“哗”了一大声:“出国玩哩?而且还七天六夜那么久?不是说去近一点的地方玩吗?不是说玩几天就好不要耽误了儿子温习的时间?”我心里有好多疑问,但却不动声色,就是担心疑问提出来后老公会改变主意。

七天六夜的旅行,我马上想到台湾,我的少年时代曾有过到台湾留学的梦想,后来因为家里经济不允许而梦想破灭。我拿出计算机按了一按,发现“一家四口游台湾”目前是不可行的,因为超出了我们的预算。算啊算的,我们的预算,如果要出国玩的话,新加坡也玩不起,只能去泰国。

一想到泰国,我也很开心,我最喜欢泰国甜甜香香酸酸辣辣的美食。去年8月的时候,我们也曾带孩子去泰国的普吉岛玩,他们对泰国也留有好印象。既然已经去过了海岛,这次就计划带孩子去曼谷走走看看,感受泰国除了沙滩和阳光以外的另一个面貌。只是……曼谷是个购物天堂,我和老公平时就喜欢逛街血拼看新奇的产品,自然一百个Like,但是,逛街血拼对小孩而言,会不会有点无聊呢?

当下我纠结起来了,要知道当家里的孩子长得比自己还高的时候,就表示他不再任由你摆布的了,去哪里度假一定要征求他们的同意。另外,我家的情况也比较“麻烦”,一个是19岁的大男孩,一个是11岁的小男孩。大男孩感到有兴趣的东西,小男孩却感受不到“到底有什么好”;小男孩喜欢的东西,大男孩却觉得“好心啦幼稚死了”。小儿子比较容易哄,我先问他:“学校假期时我们去曼谷玩,好吗?”他没去过曼谷,所以他马上兴奋地跳起欢呼。我赶紧把话说在前头:“去曼谷只会去看一些景点,大部分时间是血拼时间,你OK吗?”小儿子大声说:“Ok!没问题。”

搞定了小儿子,我用同样的话问大儿子,大儿子想也没想就说“好啊”,这让我有点意外,因为近年来大儿子对家庭游似乎没什么了小时候的那种期待与热衷。去年我们去波德申玩,三天两夜的行程中他连泳裤都没换上,就只躲在酒店房里玩手机和睡觉,我虽有不满但却只能放在心里。这次去曼谷游走,我也偷偷做了心理准备,他或许依然是那一幅意兴阑珊的样子,但我必须要冷静看待,并以淡定的态度去面对这充满矛盾、莫名其妙、甚至幼稚的青春期。

然而,这次的家庭游却让我大跌眼镜……

《光明日报》 16.6.2014刊

Wednesday, June 18, 2014

我想你

载小儿子出去吃午餐,我一时失神走错路,车子绕到小儿子以前就读的幼儿园的附近。我从倒后镜看到小儿子的眼睛一亮,就故意放慢车速,最后还把车子停在幼儿园门前,让他仔细地把他的“母校”看个清楚。

现在正值学校假期,幼儿园大门深锁,四周一片谧静。我回过头问小儿子:“你还记得这里的一切吗?”小儿子的眼睛闪烁,嘴角上扬地说:“当然记得啊!我记得左边花园有一个铁笼,养了两三只兔子,我记得我曾带红萝卜来给它们吃。花园的右边有一个大大的沙池,我们在那里玩沙,玩到一头都是沙。嗯……真的很好玩……”看着他一脸感触的样子,我忍不住取笑:“真的那么好玩吗?那为什么当时我送你上学的时候,你总是哭闹着不肯下车呢?”

小儿子在幼儿园“混”了三年,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哭闹,整整哭闹了一个月。其实他是喜欢去学校的,因为每天早上他都很开心地换上校服,背起书包拎着水壶上学去。只可惜他的上学好心情会在车子驶到幼儿园附近时开始转换成焦虑,这时候的他会红着眼睛对我说:“妈妈,我要你陪我上学。”我马上回答说:“不行啊,妈妈要上班。”他听后就开始饮泣,当车子到学校门口时,饮泣就变成大哭大闹了。我需要花至少十五分钟来安抚,他才心甘情愿下车。有时候我赶时间上班,被他这么哭闹,心烦意乱起来,就打算让他旷课,送他到婆婆家算了,可是他却不同意这么做,他哭叫:“我要上学!为什么你不让我上学?”

小儿子这样哭闹了一个月后,大概接受了事实,知道“妈妈是不能陪上课的”,上学就再不闹了。但是,他上学不闹,放学时却闹。这让我更头疼,因为当时是托一位朋友载送他回家,当他一闹情绪就不肯上车,老师帮忙哄都没用。朋友只好打电话给我求救,我只好请朋友先离去,然后马上从公司赶过去。由于是午休时间,路上也是塞车状况,一来一回至少花掉我一个半小时。而这个情况发生的频率也相当高,一个月至少有几次。我当时有趁小儿子心情好的时候问他“为什么闹情绪不上车”,他总是耸耸肩,没说什么,只紧紧地抱着我。

“妈妈,我还记得我的老师的名字——Teacher Yan Wee、Teacher Esther、Teacher Yan Fong、Teacher Suguna、Teacher Lee、Teacher Joann还有诗沁老师、小萍老师。”看他数着这些名字,我感到有点惊讶,离开幼儿园5年了他还能记得老师们的名字,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喜欢他的幼儿园生涯,可是当时的他怎么就好像什么都不上心的呢?我说:“不知道她们过得好不好呢?不知道她们有没有被像你这样爱闹情绪的学生气到头疼。”小儿子听了,大笑:“我有闹情绪吗?我只记得我很乖的。”

我开始翻旧账,把第一天上学哭了一个月的事翻出来,当然也少不了追根到底问他为什么放学闹情绪不肯上车的事,他笑笑地说:“嗯,我想,我应该是想你了,希望一放学就可以抱着你。”

虽然时隔五年才听到他说出原委,我的心,还是揪了一下。

《光明日报》 9.6.2014刊

Tuesday, June 17, 2014

黑脸的青春

和几个朋友聚餐,其中一位朋友带了14岁的儿子同行。这小男生从小就爱跟在他妈妈身边,偶尔我们聊天时他还会插嘴,说几句童言童语,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一阵子大家为生活忙碌,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这一天,我们这些安娣开心地吃饭聊天,可是这小男生从头到尾都黑着一张脸,他小时候灿烂的笑脸不见了,可爱的话语也没有了。如果不是他的妈妈要他“叫安娣”,我想我们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大概安娣的话题闷坏了小男生,他一吃饱就拿出手机玩,玩了一会儿他突然站了起来,面无表情地对他妈妈说:“这里没有WiFi,我去对面的Cafe喝茶上网。”他妈妈什么话也没说,连忙塞了二十令吉给他,感觉好像打发他走。

小男生走出去后,他妈妈就哗啦啦的投诉——“我真受不了了!他的这张面孔从早到晚就是脸黑黑的,好像我欠了他100万似的。以前他总是有很多话要告诉我,嘴巴没有一刻是关闭的,听得我耳朵都发麻了。现在?我跟他说话或问他问题,他的回答永远就只有一两个字——‘嗯’、‘哦’、‘不错’、‘还好’、‘不懂’……唉,我觉得很自讨没趣啊!”

我听了,偷偷在心底欢呼了一声,原来我不是寂寞的那个。我的大儿子在15、16岁的时候也是这副德性,有时候亲友和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的样子,让我感到很难堪。我虽然明白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突然变成一只小刺猬,竖起身上的尖刺,但是从可爱的小男孩变成暴风黑脸小子,这样的改变确实让我很抓狂。后来我和一位好朋友说起这件事,她笑说:“青春就是要熬的呀,熬熬熬的就等时间过,时间过了,就会好了。”我细细咀嚼她的话,再回想自己青春十五十六时,不也是对周遭有很多不屑、很多不满吗?那时候总是觉得没有人能了解自己,但其实是自己不想被了解,而把自己孤立起来。

就这样,我释怀了一些,就让儿子慢慢熬他的青春吧!我就只能在他身后默默地陪伴,并找话题和他聊,即使他的样子看起来没有什么兴趣。老实说,偶尔他冷冷的态度,也曾让我有一种“热脸贴冷屁股”的难受感觉,但为了维系我们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不想他把自己孤立起来,我还是继续找话题和他聊,甚至在写我的第二部少年小说《天生一对》的时候,刻意加入以乒乓为副线的情节,让他充当我的顾问,提供一些乒乓的术语及资料。(现在回想,也忍不住感慨自己是多么用心良苦啊!)终于,大儿子从15岁熬到了19岁,应该是熬过了青春期的考验吧,最近我发现他的笑容多了、脸没这么黑了、眉头没深锁了、话也多了。

和朋友聚餐后回家,想起了朋友的黑脸小子,我问大儿子:“你还记不记得你那每天黑脸的青春期?像是全世界都得罪你似的,多讨人厌啊!”大儿子听了,歪着头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说:“有吗?我曾经这样吗?我怎么完全没印象?”

什么?他根本不记得有这样的事,我那些年不是白抓狂了吗?真后悔当时没有拍下他黑脸的照片当证据。

《光明日报》 2.6.2014刊

Monday, June 16, 2014

吵架

两个儿子越长越大,还是爱吵架。每天他们总有吵架的理由,有时候是为了电视机,有时候是为了电脑,更多时候只是一个不屑的眼神就引发战争。

我以前每天都要处理他们吵架的事,烦不胜烦。后来我决定不理他们吵翻天,除非有人出手或哭泣。不过还真是万幸啊,他们两个喜欢出口多过出手。如果他们是年龄相差一两岁的兄弟,为了抢玩具而吵架甚至打架还说得过去,我的两个儿子啊,年龄相差了8年,现在一个19岁,一个11 岁,他们到底还有什么架好吵的?

我偷偷观察他们,看看到底他们是怎样吵起来的。在几天的观察下发现,他们的吵架通常是这样开始的——哥哥放学回来累坏了,开了电视想一倒倒在沙发上,弟弟就故意抢先一步跳上去沙发;弟弟本来在玩手机游戏,眼睛瞄到哥哥在开电脑,他就马上放下手机说他要玩电脑;弟弟玩电脑游戏过不了关,只好向哥哥求救,哥哥在出手相救后,就霸住电脑不还给他……这些都是他们吵架的源起。不过,说是两人吵架,但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只有小儿子的叫喊声,像是他一个人在惹是生非,大吵大闹。殊不知大儿子才是个狠角色,广东话说“精人出手,笨人出口”,我注意到哥哥在跟弟弟吵架的时候,会故意压低自己的声音,他会用只有弟弟听得到音量来刺激他,而弟弟的情绪很容易就被激起,马上大声作出反击。

我找了个机会跟小儿子谈,我问他:“为什么总是沉不住气要跟哥哥吵架?”他委屈地说:“妈妈你没有听到,哥哥他小小声说我笨,所以我就要骂回他!”在我两个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我就严厉警告过他们不能在吵架的时候说对方“笨”,因为我一直认为“笨”这个字是一种伤害。可是,小孩还是小孩,他们在盛怒之下,“笨”这个字似乎是让对方住口的最佳方式。

我说:“你要学习沉得住气,不要中他的计。他小小声说你笨,你大大声说回他笨,结果我只听到你说的,这样是谁吃亏?”小儿子不明白“吃亏”是什么意思,大概觉得这东西不是好东西,他傻傻地回答:“明明是哥哥有错在先,他吃亏。”我忍住笑,说:“是你吃亏才对啊!因为大家只听到你在吵,误会你是个闹事的人。”小儿子听了,低下头沉思。

回头我再找大儿子谈,请他不要时常说弟弟笨,他不忿地说:“弟弟那天也是嘲笑我考试不及格!”我说:“那也可能是因为你每次说他笨,他难得逮到了一个可以嘲笑你的机会,你说他还不抓紧机会还击吗?”大儿子被我说得哑口无言,我不知道他服不服,也让他自己去沉思。

大概两人都有作了一些反省吧,这两天他们还是有吵架,但就没有听到他们在吵架时有提到“笨”这个主题了。

《光明日报》 26.5.2014刊

Friday, June 13, 2014

陪玩

午后,外面雷电交加。小儿子担心电视机会被雷劈坏,赶快关掉电源。我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正玩得开心的时候,这家伙挨在我的身旁,在我耳边说:“妈妈,我很闷啊!你可以陪我玩吗?”

我放下手机,问:“你想玩什么?”小儿子马上兴奋地搬出他的玩具,说:“我们玩百万富翁吧!”我尖叫,我最讨厌玩这个,因为这个玩意儿要玩好久才能结束。我对小儿子说:“我不想当百万富翁!我不要玩这个!”小儿子无奈地再从房里搬出一盒Scrabble,他问:“那……玩这个怎样?”我还是尖叫,这个更惨,玩这个的话,两个小时内我根本没办法抽身。我拒绝玩Scrabble,小儿子生气的问:“这个不要,那个也不要!那你到底想玩什么玩具?”

我很想告诉他,我其实什么玩具都不想玩,我想玩我的手机而已。不过啊,这样的话,自己跟自己说就好,不能说出口的。我说:“不如妈妈和你玩‘钓鱼’吧!”小儿子嘟着嘴,想了一想,大概觉得再坚持下去应该也不会得逞,就勉为其难接受。“钓鱼”其实是扑克牌游戏,有些人用以赌钱。我忘了是什么时候教小儿子玩“钓鱼”,应该是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我教他玩这个的主要目的是让他学习数目字,而在每一次游戏结束时,也顺便计分学加法。

小儿子比较黏人,属于不甘寂寞类型的人,所以他喜欢玩的都是一些需要其他人陪同一起玩的玩具,如蛇棋、Uno卡、Scrabble、飞机棋、百万富翁等。偏偏我很懒惰玩这类游戏,我情愿带他下楼游泳或跑步,甚至劳师动众驾车带他去游乐场荡秋千,我也心甘情愿,就是不想玩这些玩意儿。可是,小儿子却喜欢这类游戏,有时候看到他把飞机棋的棋子摆好了,自己和自己玩,我又会不忍心,一个不忍心就自投罗网:“好吧,妈妈陪你玩吧!不过先声明只玩一局。”千万要记得必须先把话说在前面,那么后面的时候就不会不欢而散了。

我的两个儿子性格不同,玩的玩具也不同。大儿子八岁才当哥哥,没有玩伴的他,玩的玩具都是适合一个人玩的玩具,如Lego、Puzzle拼图、汽车或飞机或机器人装配模型,难度越高的他越感兴趣,可以连续几个小时坐在桌前玩,完全不用家长陪同那么费心。可是,对于他的这一段成长,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遗憾,偶尔这遗憾会变为愧疚感,深深自责忽略了他。或许有了前车之鉴,对于小儿子的要求,我总不会拒绝,即使我不喜欢玩那些玩意儿,但还是会想办法劝服他玩其他的游戏。

想想,小儿子真要感谢他哥哥才对啊!

《光明日报》19.5.2014刊

Tuesday, May 20, 2014

散步



感觉有点焦虑,因为亲子专栏的截稿时间快到了。我安顿好孩子的晚饭后,就躲进房里写稿,对着电脑脑袋却一片空白。这时,两个儿子在客厅为争看电视而吵起来,我不厌其烦,毅然走出房门。两个儿子一看见我,醒目地马上收口。我一句话也没说,穿上了我的球鞋,然后拿钥匙开门。

小儿子跑过来,战战兢兢地问:“妈妈,你要离家出走吗?”我看了他一眼,很想回答他说“是的,你们吵到我想离家出走”,但我还是把这句话吞到肚子里去了。我回答他说:“你们继续吵架吧!我耳朵很累,我下楼散步去。”怎知这小瓜听了我的回答,一面穿上他的球鞋,一面对客厅的哥哥说:“哥哥,电视给你,我跟妈妈去散步。”

我有点晴天霹雳——我去散步,是想静静的一个人想专栏的内容,这个小瓜跟着去,我还能清静吗?嗯,要想办法撇下他才行。我问:“你和哥哥在家不是更好?”他回答:“不好。我们会吵架。我怕我们的吵架声会吵到邻居。”(哎,还是第一次那么关心我们的邻居啊。)我再说:“我散步会绕着我们家的公寓走五个圈,很辛苦的,你可以办到吗?”(哎,这无良妈妈竟从儿子的弱点下手。)他答:“当然没问题。别看我的脚长得瘦,它其实很有力。”(哎,吓不倒他。)我实话实说:“我其实想趁散步的时候想东西,你在的话,我会想不到。”他用手指在嘴巴做了拉拉链的动作:“我保证会安静。”我作最后的努力,说:“走完五个圈,天黑了哦!你会怕吗?”他说:“天黑了?嗯,会有危险……不怕,我可以保护你。”(哦,突然让我好感动,一感动就撇不下他了。)

由于天色有点晚了,我们就说好,这次就只绕着我们家的公寓走三个圈,下次才走五个圈。

走第一圈,小儿子还沉溺在兴奋之中,他有路不走,故意跨着水沟走;看见麻雀在地上跳,他也跳过去吓它们。
小儿子跑着跳着追着,还轻声唱起歌来,他回头问我:“散步很轻松啊,为什么你刚才说散步很辛苦?”我为刚才为了阻止他黏我而说的借口感到愧疚,我说:“原来你喜欢散步,那你以后就常陪我散步吧!我每次叫爸爸陪我散步,他都拒绝。”他笑着说:“你的儿子比你的老公听话呢!”

来到了第二圈,小儿子开始说着学校发生的事,而这些事他平时一放学就一一报告了,现在是重复说。我说:“你说的这些事我都知道了呀!如果你没有新鲜的话题,哪我们安静地散步,我要想东西。”小儿子早已把他的拉链嘴巴的承诺忘了,他赶紧说:“有有有,我有其他事情可以和你分享的。”然后他把话题换成“李宗伟”——一个每天都会在他嘴巴出现N次的名字。说着说着,我发现他的脚步放慢了,现在轮到我回头了跟他说话:“怎样?你累了?”他追上来问:“走两圈就回家可以吗?”我以退为进,说:“可以啊,不过以后你就别跟着来散步。”
他快步追上来,大喊:“三圈就三圈!”

最后我们走在第三圈了,小儿子的手一直抓住我的手肘,我多次偷偷甩开他的手,但很快地又被他抓住。他几乎把全身的重量放在他的那只手上,我的脚步也变得沉重了,可是他的嘴巴依然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他的个人分析——“李宗伟和林丹其实是好朋友,他们只是逼不得已要在球场上较量。”在我半拉半扯之下,小儿子总算完成三个圈的散步。

而我也在这个时候,想到这一期的亲子专栏要写什么了。

《光明日报》 5.5.2014刊

Friday, May 16, 2014

美味的记忆


眼看手上的稿件越堆越多,截稿日也越来越接近,周日我不敢往外跑了,就躲在家乖乖写稿。稿写了一半,一抬头看见老公睡得正香。他前一夜在公司里开夜车赶工,现在正补眠。我走出客厅,看见两个儿子开心地在打电动,突然觉得自己太辜负这样的好时光。我看了看时钟,一点半。突然脑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想给我家的这三个男人做点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开工的话,两个小时后我们就有下午茶喝了。

我钻进厨房里翻翻橱柜里的材料,面粉奶油鸡蛋等材料都不缺,当机立断,给老公和孩子做蛋挞吧!趁那股冲动还在,我赶紧把奶油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趁着把糖与水煮成糖水的当儿,我开始搓面粉,不让自己有“冷静”的机会。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我是那种很容易说服自己“不要辛苦”的人——“下午茶吃几块梳打饼就可以了,何必大费周章自己做呢?”这时候,大儿子到厨房里倒水喝,看见我在忙着,语气带点惊喜地问道:“妈妈,你做蛋糕吗?”小儿子闻声,也跑进来关心。他的语气比哥哥刚才的语气更兴奋与夸张:“哗!太好了,妈妈你好久好久好久没有做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吃了!”那三声连续又高音的“好久”,让我也不好意思起来。

我的确很久没有给孩子做蛋糕或饼干了,记得在离职前,我曾有一段日子疯狂地迷上烘焙。那时候的我,特别喜欢往烘焙店跑,看见可爱的烘焙用具都想占为其有,买啊买的,渐渐地我的厨房里的烘焙用具比烹饪用具多了,从秤、各式量杯、大小搅拌器、各种形状的蛋糕与饼干模具、烤盘到电动搅拌机及烤箱。可是,当我的小小厨房里的工具越齐全,我的心却越空虚。

后来的后来,我如愿离开了职场,当了家庭主妇,大概是压力减了,兴致也减了,我把烘焙摆到一边去了,在面子书上看到有人分享自制得蛋糕时,我也不会心动想动手做。就连孩子说了好几次想吃妈妈做的蛋糕,我总是说去外面买比较方便,也比较好吃。这天,真的不知那根筋出问题了,我还在赶稿中的呀,竟然把稿件摆一边去,跑去做蛋挞?

虽然很久没有做蛋挞,但我的预算还算准确,热烘烘的蛋挞陆陆续续在三点半前出炉了。两个儿子跑来试吃,一口气就吃了三、四个。我到房里唤醒午睡的老公:“我做了点心,快起来吃。”他问我做了什么,我故作玄虚,狡猾的他往我身上嗅了嗅,然后嘴角上扬:“嘿嘿,是蛋挞!”我就知道瞒不了他,在他年少的时候,家里是以卖蛋挞维生的,每天早上当厨房里飘出蛋挞香的时候,也是他起床帮忙推轮子车去巴刹摆卖的时候。

这一个周日,老公以美丽的回忆配着吃他的下午茶,而我偷偷地在想——我的两个儿子啊,在若干年后你们会不会忆起这个妈妈为你们炮制了美味下午茶的午后?

《光明日报》 28.4.2014刊

Tuesday, April 29, 2014

煎蛋

我把火腿和蘑菇炒香了之后,就把蛋液倒入平底锅内,蛋液慢慢凝固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小儿子睡眼惺忪地跑到厨房里来,生气地大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叫醒我?”我赶快把手上的锅铲交给他,连声道歉,并说:“我看你睡得很香嘛,就想让你多睡一会儿,所以就想帮你准备早餐。”小儿子还是一脸不满,嘟着嘴说:“我昨天晚上已经跟你说好了嘛,我要自己动手做早餐。”看他一张臭脸,我心里也嘀咕:“真是好心没好报。”这样也好,我把煎蛋交了给他,我就可以做洗碗盘等清理的功夫。

小儿子接手煎鸡蛋,但嘴里还是嘀嘀咕咕的。这儿子就是这样,我也不懂应该用“固执”还是“坚持”来形容他,他要做的事谁都拦不住的。虽然常会让我抓狂不已,但其实他的固执和坚持也是他的优点。就因为他的这性格,他才能在一直进步,进度虽然有点慢,但没有关系,我相信总有学会的一天。我对他有信心,因为他总会给我惊喜,就像最近,我突然发觉他懂得开家里的大门锁了。在这之前我教了他无数次,可是他扭来扭去就是无法用锁匙把锁头打开。两天前他吵着要到楼下的游泳池游泳,在我准备好毛巾出来时,惊觉他已经把两把门锁打开了。还有另外一个小惊喜——小儿子上学以来只懂得穿那种有底色的白袜子,我曾买过全白的袜子给他,但他不懂得辨别那一方是上那一方是底。前两天他放学回家,脱去鞋子后我才发觉他脚上穿着全白的袜子,他终于不用再依赖黑色底或灰色底来辨别了。噢!还有另一个小进步——上个星期他学会了系裤腰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进步,都让我窃喜啊!

蛋香四溢,我回头看小儿子,他正小心翼翼地翻面,毕竟这是他第三次煎鸡蛋,功夫还不到家,鸡蛋虽成功翻身,但破了一个洞。他低叫一声:“哎呀!我的煎蛋破了!”我赶紧上前帮他,把煎蛋对折,破洞就看不见了,可是这处女座男孩还是嘟嘴低吟:“不美了。”我把煎蛋放进他要带去学校的便当盒里,在煎蛋上洒了日式的柴鱼片,再叫他在上面挤上日式甜酱和蛋黄酱。他一面挤蛋黄酱,一面笑说:“妈妈,我们是在补救吗?”看到他放下了臭脸,嗯,这是“说教”的好机会了,我说:“是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变通的,做得不好未必就完全失败了,其实还是可以有很多可以补救的机会。你看,这煎蛋应该比前几天做的还好吃吧?”

小儿子一脸自豪地说:“我想,我今天的便当一定会引来同学们的‘哗哗声’!妈妈,以后我要做各种不同的煎蛋,你要教我噢!”

我嘴里说“好”,但突然有点晕眩。

嗯,要上网找“10种美味煎蛋”食谱了。

《光明日报》24.3.2014刊

Thursday, April 24, 2014

坏蛋弟弟

弟弟的同学说:“我妹妹今天生日,我送她一个蛋糕。”
我:“哗,你这个哥哥真好,很疼爱妹妹呐!”
弟弟:“(不甘愿)如果我有妹妹,我也是会疼她的。”
我:“如果是弟弟呢?”
弟弟:“我也会疼他!”
我:“如果是姐姐呢?”
弟弟:“也疼!”
我:“如果是哥哥呢?”
弟弟:“不疼!”
(哎呀!这个坏蛋!)

Wednesday, April 23, 2014

学习

小儿子放学回来,鞋子也不脱就跑到卧室里去。我跟在他后面,看到他在翻箱倒柜,正想问他在找什么,他比我快一步,说:“妈妈,我的裤腰带呢?你有看到我的裤腰带吗?”

“裤腰带?你要裤腰带来做什么?”

我这是在问废话吗?裤腰带当然是用来系裤头啊!我之所以这么问是有原因的——小儿子从小到大都不喜欢绑裤腰带,每一次我拿裤腰带出来,他都会很抗拒地说:“我不要绑裤腰带!我讨厌绑裤腰带!”他的这条裤腰带是他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买给他的,但他始终不肯用,还说除非有爸爸、妈妈或哥哥在身边他才肯绑上。其实我是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的,他是担心要上厕所的时候,不懂得解开裤腰带。而即使后来他懂得如何解开裤腰带了,但他却一直学不会绑裤腰带。

我从抽屉里找出裤腰带交给他,小儿子马上把裤腰带放在自己的腰间说:“以后我每一天都要系裤腰带上学。”为什么?“老师说绑腰裤带比较整齐,也比较靓仔。妈妈,你快教我!”好好好,难得他兴致盎然,我抓紧机会教。可惜,才不一会儿功夫,他就发脾气了——“很难啊!”、“我不会啦!”、“很讨厌咯!”……这些埋怨的话儿一直在他嘴里冒出来,老实说我也开始不耐烦了。我看着在发脾气的他说:“既然学来学去都学不会,那就别绑裤腰带上学吧!”这儿子固执起来像一头牛,他大声地呛我:“是你不会教!”我的臭脾气也开始要冒出来了,我几乎要破口大骂——“现在是你自己学不会,还在那里发脾气?我才应该是那个发脾气的人才对!”

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我强忍着不让这些会刺伤小心灵的话说出口。这时候的他,眼睛开始泛红,他把裤腰带丢弃在地上,泄气地说:“为什么我学什么都那么难上手?”他的这一句话,让我的一颗心紧紧地揪了一下、痛了一下。我的臭脾气马上被温柔取代,轻声地对他说: “我们在学多几次吧,一定能学会的。”他哽咽地道:“可是很难啊,我就是做不来。”我笑着说:“裤腰带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我才不相信我们这两个有生命的人会输给它!”

他听了即破涕为笑。我拾起裤腰带,像电影的慢镜头那样,给他示范绑裤腰带的每个步骤。不一会儿,小儿子兴奋滴喊道: “妈妈,你看,我终于成功了。”我看着他的腰间,裤腰带扣好了,不松不紧,任务成功。绑裤腰带这么简单的事,但原来对某些人来说,这不是以生俱来的本领,他需要时间、摸索与学习,才能把它学好。

“很好。你终于学会绑裤带了!我们下一次要挑战的是——绑鞋带!”我笑着说。

小儿子一听,即刻倒地(装晕)。

《光明日报》 17/3/2014刊

Monday, April 14, 2014

MYOB

哥哥:“弟弟,把你的脚放过去!”
弟弟:“MYOB!”

哥哥:“弟弟,你吃饭就吃饭,别讲话,吵死!”
弟弟:“MYOB!”

哥哥:“弟弟,八点钟了你还不去睡觉?”
弟弟:“MYOB!”

妈咪:“什么是MYOB?MYO Bank?”
弟弟:“当然不是Bank啦!是Mind Your Own Business!”
妈咪:“那里学来的?”
弟弟:“MYOB!”
妈咪:“你说什么?!!!!!”
弟弟:“Sorry Sorry Sorry咯!嘿嘿嘿!”

Friday, April 11, 2014

跌下水 感情大考验

弟弟:“妈咪,如果你和Daddy跌下水的话,你猜我救谁?”
我好心急知道答案哦-----:“谁?”
弟弟:“我会救你们两个,因为我有两只手。哈哈。”
在他沾沾自喜自己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时,
我问:“如果我、Daddy和你老婆一起跌下水呢?”
他惨叫:“哎呀,那么倒霉咩?......我救你和我老婆吧。”
我大叫:“Daddy呢?”
弟弟:“叫哥哥救吧!两兄弟要合作嘛,那里可以我一个人做完,然后他这么得空!!!”
(哎呀!还是那么斤斤计较。)
我:“那.....哥哥的老婆也跌下水呢?”
弟弟大笑:“哗......真是超级倒霉啊!!!!!”

********************************************

继续跌下水感情大考验。

弟弟:“妈咪,到你回答了,如果我和嫲嫲跌下水,你会救谁?”
我假扮为难:“哎...这个嘛....这个....”
弟弟:“想这么久的?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儿子,很难选呐?!”
我:“是咯...怎办....”
弟弟:“哎呀!我帮你决定吧!你先救嫲嫲,因为嫲嫲是你的妈妈,孩子一定要孝顺妈妈的,而且嫲嫲很老了,她跌下水一定会很怕。我会游泳,我先游着,你救了嫲嫲记得回来救我哦。”
我:“真是好办法。”
弟弟:“我很聪明呐!”
我:“聪明!”
弟弟:“OK!现在问你,我和哥哥跌下水,你先救谁?”
(哎呀....有完没完啊?)
我故意说:“应该是先救哥哥吧.....哥哥比你老....”
弟弟:“不可以!!!!要先救我,因为哥哥比我厉害游泳。”

哎呀!希望这个跌下水感情大考验玩到今天为止,
明天不好再继续咯。

Wednesday, April 02, 2014

愚人节 2014

愚人节。
弟弟想要作弄人,
可是他的招数来来去去只有一招:
“Daddy,你的手那边有一只Spider。”
“婆婆,你的头上有一只Spider。”
“妈咪,你的背后有一只Spider。”
我笑他骗不到人,要他想一想其他的招数。
“几经辛苦”,他对我说:“妈咪,出版社打电话给我,叫我跟你说,你今天不用写稿。”
我忍笑:“哦?我不信!是打我的手机吗?我都没有听到我的手机响!”
他:“不是,是我的手机……哎呀!我的手机都没有Sim卡……”
哈哈。自己穿煲。


************************************


弟弟:"妈咪,你看那边有一个怪物....很像恐龙那样....哎呀,你看嘛....做么不相信我呐?哈哈,你很聪明呐,很难骗....."
(唉...太侮辱他妈的智商了....)


************************************


弟弟:“哥哥,你的头有Spider。”
哥哥:“我不信。”
弟弟:“为什么你不信?你信啦,Please~~”


************************************


弟弟:“哥哥,你看那边,有一个鬼。”
哥哥还没有反应,
弟弟就被婆婆骂了——“不可以乱讲话!”


************************************


哥哥:“弟弟,Daddy打电话给我,叫我问你,你要买IPhone还是PSP。”
弟弟:“我不信!Daddy没有钱。”
哥哥:“Daddy中了马票嘛!”
弟弟:“我……我不信!”
哥哥:“你不信?那我跟Daddy说你不要买咯!”
弟弟:“啊!!!!!你跟Daddy讲我要买PSP!!!可是……我还是觉得你骗我……怎办?我不信……可是我又想是真的……”

Monday, March 31, 2014

说故事

小儿子怀里抱着一本故事书,跑到房里来对我说:“妈妈,你好久没有给我说故事了,今晚可以给我说一则故事吗?”我在心里数了一数,嗯,我大概有一年多没给他说故事了。自从他的阅读能力大大的进步之后,我也就放手让他自己阅读故事书,遇到不明白的字才来求助。

我的两个儿子小时候都有睡前听故事的习惯,唯独二人听故事的方式不同。大儿子喜欢在关上灯火的睡房里听故事,和我共用一个枕头,我们俩面对面,我的手还会被他牵到他的腰部搁着。大儿子每个晚上要听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非《三只小猪》不可。真搞不明白,他总是喜欢听这一个故事,前前后后听了好几年。至于第二个故事,多数是我自己创作的,我会把一些在报章上看到的时事新闻,编成儿童故事说给他听。像:手足口症肆虐的时候,我担心他受感染,就编了一个《小强生病了》的故事,借“小强”来提醒他饭前餐后多洗手。还有一次报章报道了小孩被拐事件,我当天晚上马上编了一个《小明不见了》的故事,以提醒儿子出入要小心及对陌生人要有戒备心。

不过自创故事不能每天供应,太累了。所以,当我不想自创故事时,就给他说一些故事书上的故事。一次我给他说了《卖火柴的女孩》,怎知他听到故事的结局时,竟哇哇大哭起来,把睡在旁边的爸爸吓醒了。还有一次是儿子六岁生日当天,我给他说了他出世的那一天的情景,从天未亮就到医院登记就说起,护士小姐怎样在我手背上插针,医生来回检查,一直到经历了几小时的阵痛,终于生下了他。可是,我说的故事到这里都还没有结局——“你终于生下来了,就在大家欢天喜地的迎接小贝比到来的同时,妈妈竟然流血不止,命在旦夕,爸爸也彷徨无助,只能求苍天保佑……”透过窗外的路灯,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我轻轻地问:“怎么了?”他哽咽地说了一句“你好可怜啊”后,就大哭了起来,哭声绝对比出世时响亮,因为他的哭声把在房外看电视的爸爸引进来,推门就一句“为什么总在睡觉前弄哭他”。

大儿子睡前听故事的习惯终结于他开始独睡,也是在这个时候,小儿子开始了他的睡前说故事时间。小儿子的睡前听故事的习惯和哥哥完全不同,他不喜欢关灯听故事,更不欣赏我自创的故事,他非要抱着故事书念给他听。每天晚上他会在书架上挑故事书,有时候是寓言故事,有时候是安徒生的故事。纳闷的是当时的他还不会认字,却常常问“你读到哪里了”。偶尔关了灯准备睡觉时,我向他献意:“不如妈妈现在给你说一个新故事?妈妈自己创作的哦!”怎知他大大声回答“不要”,一点都不给我面子。

这个晚上,小儿子突然想听我说故事,而我也想重温旧梦。一手搂抱着他,一手捧起他给我的故事。咦,这么巧,是《卖火柴的女孩》。我读着读着,心里盘算着把故事的结局改编成开心的结局,怎知马上被小儿子察觉我没有照书读。他很不满意地把书拿走,回头说:“我还是自己读吧!”

唉,再也没有人要听我说故事了,我好寂寞啊!

《光明日报》 10/3/2014刊

Monday, March 24, 2014

路上的美好时光

我算了算,一天只中可以和孩子相处最多且不被其他琐碎事情打扰的时光,竟然是在塞车的路上。

我想,我不是独单的一个,这应该是很多亲自载送孩子的父母同样面对的事。在城市生活,塞车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塞车是平常事,不塞车才不正常呢。载送孩子,常常一去一回就耗掉最少一个半小时。比如说孩子1:00放学,我12:15就要出门了;1:15孩子从学校出来后开车回家,嗯,可以1:45之前能回到家属幸运。万一哪天马路上出现莫名其妙的状况,2:30才能回到家。这只是一天之中的一趟载送,我一天来回进出载送两个儿子,最少四趟。

看来我其实就跟德士司机没有什么分别,唯一的分别是他有车资可以赚,我却还要自付汽油呢!听起来好像有点“无奈”及“悲哀”啊,但请别误会我是在埋怨。在我还是一个极度渴望可以成为全职妈妈的上班族时,我就常梦想自已开着车,开开心心地载着孩子去学习,然后平平安安地接他们回家。现在我终于梦想成真,我是真的甘之若饴的。可是,“塞车”还真是一个耗尽燃油、耗尽耐性的事情,绝对可以考验一个人的EQ啊!为了不让自己败在“塞车”,我唯有转念,把“塞车”当成另类亲子时段。

小儿子最喜欢坐前座,现在回想,其实小儿子在车上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如:他六岁时还搞不懂数字,我是通过车上的跳字时钟教会他1-59的顺序排列;还有,小儿子上一年级时很害怕听写,他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我就是靠着在送他上学的车程上,和他一起复习,给他注射信心。现在的他,数字搞懂了,听写也没有问题了,小屁股一坐上车,又是我们的另一个欢乐时光。小儿子爱说话,他总有说不完的话,从家里的事到学校的事;从卡通节目到动画电影;从小时候发生过的事到前一晚发生的事,他都说个不停,很多时候都是重复又重复的话题。老实说,我偶尔也会觉得很厌烦,但一再提醒着自己,这是我和他的一段非常珍贵的美好时光,大概只有这个年纪的孩子才会这样爱说话吧?看看坐在后座的大儿子,他的耳朵总是塞住耳机在听歌。

尽管大儿子一上车就是听歌,但我也会抓时机跟他聊天,聊聊学校、聊聊同学、聊聊功课。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多,因为只要弟弟在场,哥哥就不愿意分享。为什么会这样?全因小儿子爱八卦,嘴里藏不了秘密,大儿子则爱保留隐私,所以,车上的亲子时段只限一母一子。

再说,年纪相差8岁的兄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爱吵嘴,如果他们两人同时在车上的话,这趟车程就与身处战场无异。

别说亲子了,妈妈不发脾气就已是奇迹。

《光明日报》3.3.2014刊

Wednesday, March 19, 2014

打工钱

新年期间约了几位老朋友聚餐,我们带了两个儿子一起出席。席上,两位看着我大儿子出世及长大的阿姨关心地问他:“第一次打工的感觉如何?辛苦吗?”

大儿子笑着摇头表示“不辛苦”,其中一位阿姨说:“打假期工是一件很好的事啊,除了可以赚几百块当零用钱,其实真正的是体验生活。”当这位阿姨的话说到这里时,我老公即刻流露出一脸的骄傲,说:“什么几百块?我儿子很勤力的呀!他时常超时工作,结果打工一个月就赚了一千四百多块钱。”(这个爸爸现在为“儿子很勤力”骄傲,但之前却为“儿子长加班”心疼。)

是的。大儿子第一份假期工的薪水是Rm1480。老实说,现在行情不好,一个还没毕业的中学生打一份假期工能有上千的收入,真的算是不错。两位阿姨忍不住拍拍儿子的肩膀,说:“现在你知道工作赚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吧?要好好把钱存起来呀!”

大儿子一听,朝着我偷笑。小儿子再也忍不住要拆台,他大声地说:“哥哥的打工钱早就已经花光了!”轮到这两位阿姨瞪大眼睛看着我,我说:“弟弟说的话是真的。出粮的那一天是星期六,他掏出一百块钱,请我们一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第二天下午,他给自己买了一部PS3电视游戏机,就这样花光了所有钱。”

“这么辛苦赚来的钱,才这么一下子就花个清光?不会不舍得吗?”两个阿姨拼命地问他,儿子耸耸肩,笑着摇头。儿子一直是用这个方法挡这些问题,他早已练得如此好功夫来应对婆婆叔叔姑姑舅舅和阿姨。当他们不能接受儿子这“答案”时就会转向问我“这么贵,你不会心疼吗?”其实,最心疼的人不是我,是孩子的婆婆。这部PS3在我们家快一个月了,儿子每一次开游戏机来玩的时候,就会听到婆婆在背后发出“啧啧啧”的感慨:“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舍得咯!一千多块钱买一部游戏机啊!”其实婆婆是心疼孙子工作长时间站立,她觉得这钱赚来不易,所以当她知道孙子把全部的钱买下一部游戏机时会心疼,为孙子曾付出的“脚力”而不值。

老实说,我也有点意外自己的反应。我平时省吃俭用,买东西思前想后,现在儿子用了一千多块钱买一部游戏机,我竟然没有心疼,哪怕是一下,也没有。我其实也偷偷希望儿子能把打工钱储蓄起来,以后可以去个小旅行,只是……付出“劳力”的是他,钱是他自己赚回来的,他有权决定要怎样花。

他不心疼,我心疼什么?

《光明日报》24.2.2014刊

Monday, March 10, 2014

祈祷

2014年3月8日

早上。
听完我的解说后,
弟弟低下头,
紧握着双掌,
用他目前懂得的英语词汇念:
“God please send all the people safe to Beijing...Amen....”




2014年3月10日

天亮叫弟弟起床上学,
他第一句就问:“飞机呢?找到了吗?”
放学去在载弟弟放学,
他一看到我第一句也是问:“飞机呢?找到了吗?”
刚才他做功课的时候突然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不派潜水艇去找?用潜水艇不是比用飞机和船容易吗?”
我:“我们的潜水艇是潜不到水的。”
弟弟:“潜水艇不能潜水还能叫潜水艇?”
对于孩子的问题,
我竟也有无言以对的时候。


在他心里潜水艇是长这个样子的吧。

*为MH370祈祷**快快平安回来吧***

Friday, March 07, 2014

名字

弟弟:“好!我决定改名字!”
我:“吓?不可以!”
弟弟:“为什么?我的名字我自己改不可以的咩?”
我:“当然不可以咯!名字是爸爸妈妈帮你取的,你要感恩啊。”
弟弟:“可是我想改个英文名喔!以前你说我长大后可以自己取英文名的?”
我:“哦~~那你要取什么英文名?”
弟弟:“我要叫Tony,可以吗?”
我:“Tony?当然可以。”
弟弟:“为什么你这么快答应?”
我:“嘻嘻,因为Tony是梁朝伟的英文名。”
弟弟:“那我不要了。”
我:“为什么?”
弟弟:“我不要你一直想起他。”

Thursday, March 06, 2014

报纸

下午,弟弟吵着叫我去婆婆家拿报纸,
他说想知道李宗伟是否决定参加全英赛。
我问:“他说他今天会公布吗?”
他说:“不知道。可能今天早上公布了。”
我说:“如果今天早上公布了,就要等明天的报纸才有报道。”
他惊讶:“为什么?!”
我在报馆工作近二十年,
现在是我发挥的时候了——
“如果李宗伟今天早上开记者会的话,记者就会去访问。访问后就会写稿,写完稿就会交给编辑,也就是我啦,我就是一个编辑,编辑做什么的呢?就是看有没有错字,然后打个题如‘李宗伟决定打全英赛’或‘李宗伟决定不打全英赛’,然后再找一张他的照片,做成版面就送去印刷部印刷,印印印,印好了就送到全国每一个地方卖。”

弟弟O着嘴:“哗!这么厉害啊!全国都有卖啊?那么有没有卖到中国去?”
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报纸,我们的报纸没有卖到中国那边去,他们的报纸也不会卖到我们这边来的。”
弟弟:“谁说?!他们的《中国报》卖到我们这里来了呀!”
(我晕~~)

Wednesday, March 05, 2014

小小改变

弟弟是个含蓄的孩子,
他不主动要求加入玩乐,
他喜欢静静看人家玩。

昨天上完Phonics课,
老师在客厅的地上放了许多英文的字卡,
让他们三个小孩玩游戏。
老师问弟弟“要玩吗”,
他摇摇头。
游戏开始,老师每说一个字,两个小朋友就去抢字卡,
嘻嘻哈哈的笑声充满了这个房子。
第一轮游戏结束后,老师问弟弟:“Do you want to join?”
弟弟竟然点头,
玩游戏时他还是很含蓄,
没有发出笑声,
但展现了美丽的笑脸。

玩完抢字卡,我们打算回家了。
一个小朋友过来问弟弟:“Can you be a monster?”
弟弟点点头,
那小孩马上尖叫的逃离,
弟弟也和他们追逐起来。

我真的傻眼了。
弟弟长这么大,第一次玩追逐。
以前在学校看到小朋友在追逐,
我总是怂恿他加入,他却也总是摇头。

“弟弟会玩追逐了”,
这么小的事,却让我很大感触。
我要记录下来。

Thursday, February 27, 2014

思念

天色灰蓝的上学路上。
弟弟抱住他的煎鸡蛋便当望着天空说:“妈咪,你说阿公在天上做着什么事呢?”
我:“嗯……我也不知道哩。你猜猜看。”
弟弟:“可能在吃早餐。如果他是吃着早餐的话,那一定是吃点心,叉烧包啊烧卖的。”
我:“嗯……很有可能。如果让你看到阿公的话,你会跟他说什么?”
弟弟:“那里可能看到他?”
我:“我是说如果……如果你在梦里见到阿公的话,你会跟他说什么?”
弟弟:“不知道呢……”
我:“你想一想啦……比如说‘阿公,你好吗?’ 或 ‘阿公,你每天有吃饱饱吗?’”
弟弟:“我想到了!我想跟阿公说——‘阿公,你可以好像以前那样住在家里,不要再回去天上吗?’”
我:“…………”
:'(

Tuesday, February 25, 2014

他喜欢就好

农历新年前陪大儿子逛服装店买新衣服,我从一开始很雀跃地帮忙他翻找,一面给他提供许多穿著的建议,到最后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他还是找不到他喜欢的衣服。我走得双腿都发麻了,本来兴致勃勃的情绪也冷却了下来。就在我一面跟在他后头,一面低头划手机看面书的时候,他拿着一件T恤问我:“妈妈,这件衣服OK吗?”

我一抬头,眼前是一件布满几何图案的鲜红色T恤,坦白说,我不喜欢,而且还觉得“有点丑”。可是这是儿子选的,我不想批评他的品味。我轻轻地问:“你喜欢这件?”儿子把衣服仔细看一遍,然后放回原位,说:“其实也不是很喜欢,再走走看看吧!”

我们从这个商场走到另一个商场,逛了好多间服装店,直到他在一间服装小店看到了一件T恤。那是一件有点像棒球衣设计的T恤,经过试穿他显得很满意。我也没想太多,既然儿子喜欢,我也觉得穿起来蛮好看,就把它买下来了。后来他爸爸看到儿子买的这件T恤,显然不喜欢,他皱着眉偷偷问我:“怎么会买这样的衣服?”我回答:“他喜欢就好。”

年初十,天气热到让人提不起精神。带两个儿子去给姨婆拜年,大儿子征求我的意见:“妈妈,我穿同学送的那件衣服去,可以吗?”以其说征求意见,其实只是知会,因为他已经把衣服穿在身上。我伸手摸一摸衣服的质料,厚厚沉沉的,很适合在金马仑高原穿。我问:“会不会很热呀?”他马上回答:“不会。”他不怕热那就随他吧,我没有意见。可是他爸爸却静悄悄把我拉到一边说:“他怎么穿得那么厚啊?不热吗?”我耸耸肩说:“他喜欢就好。”

从这两桩小事,我察觉到自己变了。以前的我,会很在意孩子的一切;现在的我,真的认为“他喜欢就好”。我变得“不想负责任”了,只想以最轻松舒服的态度过活,因为每天烦扰着我的事也不少,这些“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鞋子”、“头发那么长了为什么还不去剪”等等事情,能不理的我就不想理了。只要他的这身打扮不是过度标新立异、只要他穿在身上时能添加自信、只要学校能接受这身打扮,我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

孩子终归会长大的,我们也别瞎担心,给自己制造无谓的压力。就像去年新年时大儿子在发梢上涂了颜色发胶,试图制造成染发的效果,我当时也偷偷担心,可是才过了两三个月,他已经没兴趣再在头发上玩花样了。还有他的那一件窄得让我也感到快窒息的紧身裤,最后穿不过五次就被儿子打入冷宫了。真的不必讶异,也不必指责他浪费钱,“潮流”这东西就是让人麻木地跟从,非要追过、跟过才会心息的。

青春期的孩子注重打扮是很自然的事情,大儿子十三岁之前衣著上的事情都任妈妈打理,我买什么他就穿什么。一踏入十四岁仿如一夜长大,他开始要求选择自己所爱。给他买衣服和鞋子时,一定要带着他一起去。不必因为孩子不再相信妈妈的眼光而感到气馁,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好事,我一直认为“品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值得培养。

《光明日报》17.2.2014刊登

Friday, February 21, 2014

信念



一次和朋友聊起特殊儿童的需要时,她突然问:“你小儿子知道自己是特殊儿童吗?如果他知道了会自卑吗?会自暴自弃吗? ”

我仔细想想,我好像不曾对小儿子说过“你是特殊儿童”这样的话。不过他知道我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的事宜,看到我在聊很长时间的电话时,他会轻声在旁边问:“又是特殊儿童的妈妈找你帮忙吗?”再加上他有接受一些特殊的课程,我想就算我没跟他言明,他是知道自己是“特殊”的。

其实在小儿子小的时候,我们也曾刻意隐瞒。他四岁被怀疑,五岁被确诊,然后马上进行治疗至今踏入第六个年头了。对于一个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孩子,他是不可能明白什么是“读写障碍”、什么是“成长缓慢”的。在言谈举止上我们会格外谨慎,不让他察觉自己与众不同,是担心他会有自卑的心理,就连带他去做感觉统合的治疗课程时,我也只是告诉他:“这些游戏能让你的身体强壮起来,你看你时常跌倒对不对?就是因为脚不够Power,我们趁上小学前先把脚练得有Power,那么上小学后就可以和同学一起打球了。”

可是这个保护网能保护的范围不够广,我们再怎样的小心保护,都难敌小同学的一句“他很笨,我们不要跟他玩”。毕竟还是个孩子,小儿子对被孤立好像无动于衷,心疼的反而是我们,但明白这是我们不能阻止的事,唯有给他加倍的爱与关注——在他每完成一项事情时,我们给予赞美;当他不能顺利完成事情时,我们声声鼓励。

在赞美声和鼓励声中长大的小儿子,对我们说的“努力就可以进步”深信不疑。因而他很自律,即使看不懂功课但也坚持去问老师;他很积极,游泳羽球绘画音乐乒乓叠杯,没有一样他不想学。来到了四年级,成绩册上的超低分数让他发觉自己 不如其他同学,他抓着后脑问:“妈妈,你说努力就可以进步了,可是我努力了这么久,怎么还没进步呢?”

听了固然心疼,但也很快冷静回答:“谁说没进步?你以前走路常跌倒,现在不会了;你以前不会认字、不会听写、不会写字,现在都会了。这就是进步啊!”

“可是,我认为这样是不够的。”他说。

“就只好再努力咯!”我唱起自创的《加油歌》。

“Yes!Yes!Yes!”小儿子笑着,紧握拳头给我和音。

小儿子的学习之路充满荆棘,一路陪着他跌跌撞撞走来,培养好他的积极的态度是我们唯一坚持的事。始终相信,态度造就一切。

态度正确了,是不是“特殊”已经不重要了。

2014《妈咪宝贝》 2月刊

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一棵树的感想

我走向学校的范围,去接小儿子放学。今年将踏入11岁的他,行为举止依然十分稚气。当他一看到我时,就像个幼儿园学生看到妈妈时的那般兴奋,飞扑而来。这个在学习上曾经让我担忧不已的小孩,今年一月转去了新环境上学,一切重新开始。开学至今才一个月,日子尚浅,我不知道自己当初做的“转校”决定是否正确,唯一可以感觉到的是——小儿子相当喜欢这个新环境,每天放学回家都会一直分享他与同学们的事情。就像今天,他扑上来抱着我,小嘴巴马上报告:“妈妈,刚才我们在课室里玩表演,好好玩啊!”

看着他一脸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也兴致起来:“玩什么表演?”小儿子兴奋地说:“好像演戏那样的表演。”我心里猜想,应该是排练小话剧吧。小儿子继续说:“KJ演一个砍树的人,而我就是演被他砍的树。”

树?小儿子演的是一棵树?我忍住不笑出声音来。

我问:“为什么老师会让你演一棵树呢?”小儿子耸耸肩回答:“我也不知道。这可能是因为我的头很大吧?”我实在忍不住了,笑了起来:“演树和头大有什么关系呀?”小儿子认真地指着不远处的大树说:“你看!那直直的树干是不是很像瘦瘦的我?而树顶上的树叶就像是我大大的头。”我认真的把树和小儿子看一遍,嗯,小儿子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回到家,小儿子的话题还在围绕在他的树表演,他决定示范给我看:“演一棵树,要这样站得直直。”可以笑的吗?我问。“不可以大声笑,但可以在心里偷偷笑。”可以说话的吗?我再问。“当然不可以。你有听过树说话吗?”我故意作弄平时爱挖鼻孔的他,问“可以挖鼻孔的吗”,小儿子这是笑翻了:“当然不可以。”那演树不是很无聊咯?什么都不能做?我如此说。小儿子马上认真地回答:“演树才不会无聊啊!演一棵树,要站的直直,要安静下来,即使别人在旁边作弄你,你也不可以动。这是很不容易的呢!起码森林就做不到。”

我细细思量,开始也觉得演一棵树是不容易的事,即使是梁朝伟,用尽他最煞的眼神,也未必可以演得好啊!

真开心。小儿子成功演绎了一棵树。

(注:“森林”是小儿子班上的一个男同学的名字。他有轻微过动的症状。)

刊登于《光明日报》10.2.2014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前路

很多人都说,四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进入了高年级的第一年,课本内容与功课会比以往艰难。翻开弟弟的课本和功课,四年级的功课的确比三年级时深很多,也增加了许多书写的部分,像各个语文科的作文或周记,还有科学的实验结论,都是需要书写的,不再像以往都是选择题或是非题。老实说,弟弟在应付这些功课时显得很吃力,而我的陪读也越见吃力,因而我萌起了“提早转校”的念头。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考量着弟弟小学毕业后的去向——我们不可能送他去独中,因为功课繁重压力大他也跟不上;也不可能送他去国中,因为他的国文课不行。想着想着,好像路就只剩一条——Home School。早前我去参观了几家Home School,蛮喜欢他们办学的理念,除了课本内容很生动及精彩外,他们也会按照学生的能力教学——遇到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就让他扶摇直上;碰上学习能力有待加强的学生,他们就会多付出一些时间教导。

每次去参观Home School后,我总是像是看到了雨后彩虹,人生充满了希望。回家后我认真地和弟弟分享,当他听到在Home School上学,课外是不用做功课时竟雀跃万分,看来他真是做功课做怕了。我再探听他要不要提早退学去Home School时,他却坚决地说:“Home School听起来很好,但我还是喜欢现在的小学。这里有运动会、课外活动,还有疼我的老师和同学。我读完六年级才去Home School吧!”

送弟弟去Home School是我们的意愿,而小学毕业后才去Home School则是弟弟的意愿。我们选择尊重他的选择,只要他觉得开心,就让他继续留在华小,直到他自己不愿再留下。我不敢忘记初衷,当初不送他去特殊班而送他去华小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有正常的社交圈子,能和同学们有互动。虽然还是会担心他会被欺负,但相处毕竟是人生一门必修的学问。经我细心观察,弟弟也慢慢学会了察言观色——以前他不会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同学冷落;现在他知道谁看不起他,也就不强求他们跟他玩。当然,他也懂得分辨哪位同学真正愿意帮忙他的,所以当他想去贩卖部买东西或是去办公室找老师时会找他陪伴。

人的一生中,除了家人外,也需要朋友的扶持。这也是我们不强迫弟弟提早退学的原因。

(文字刊登于2013某月的《风采》杂志)

Wednesday, January 29, 2014

假期生活



我是一个喜欢照时间表做事的人,所以早在学校年终假期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列下了几项必须在学校假期里完成的事宜。

这个学校假期,由于大儿子跑去了打假期工,我和小儿子的独处时间也相对地多了,所以这次的学校假期要做的事宜,四项中有三项是与小儿子有关——一,多陪小儿子下楼骑单车和游泳,除了让他多锻炼身体之外,也希望能改善他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二,教小儿子做杯子蛋糕,希望透过面粉和鸡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把他的心神从电脑屏幕抓回来;三,教小儿子煮快熟面和煎鸡蛋,希望可以加强他的自理能力;四,大扫除,计划“每一天做一点”,那就不用担心“除夕夜还在大扫除”这历史惨剧会重演。

六个星期的学校假期,只有这四项任务,Easy Job啦!我曾偷偷自喜。结果?学校假期都快过完了,四项任务都彻底失败了——整个学校假期我都没有带儿子下楼骑单车或游泳,一次都没有,那是因为这一个半月以来,差不多每个傍晚时分就下起倾盆大雨,是有几次是难得放晴的好天气,可是却要去接大儿子放工。

小儿子央求了很久,说想吃杯子蛋糕,我也一早答应了他,这个假期教他做蛋糕。结果却因为“懒”坏事,我一想到要洗洗刷刷油腻的烘焙用具就打退堂鼓。当小儿子问起时,我也只能心虚的说:“材料没有买齐。”这并非说谎,我就连材料也懒得去买。

小儿子的自理能力不好,其实一半也是“依赖”造成,我想,是时候放手让他学习,把煮快熟面和煎蛋学懂了以后就不怕饿肚子了。只可惜,我最后也没有教到他煮面和煎蛋,因为这整个假期我一有空都往大哥家里跑,因为大哥家的女佣回国了,新的女佣又还没来开工,我和姐姐妹妹轮流到大哥家陪伴及照顾爸妈,也为他们张罗午餐。我也不是没有想过给爸妈煮简单的午餐,顺便可以教小儿子煎蛋,可是妈妈不喜欢一直困在屋子里,她很想可以到外面用餐,走走看看透透气。基于这个原因,我也就不煮了,开心地带着爸妈还有小儿子,一起到外面用餐。

至于大扫除,其实在我的时间表上清楚地写着“11月20日开始大扫除,从主卧室做起”,可是,我竟然拖到冬至后的第二天才开始做,现在的我有点担心扫不完啊!

还有两天学校就开学了,小儿子突然问起:“妈妈,你说带我去骑脚车、带我去游泳、教我做蛋糕、教我煮面、教我煎蛋……可是,没有一项做到啊!”我被他说得无地自容啊!幸好最后他也给我下台阶,说:“不过,我的假期也过得很开心啦,因为可以时常去大舅舅家找外公和外婆。”

我马上大力点头,连说了三声“是”。

这个假期我没有照时间表行事,却一样过的精彩与满足。

光明日报(30.12.2013)

Tuesday, January 28, 2014

2014 春意浓

春天。
静静地。
来到我家了。

Monday, January 27, 2014

打工仔

星期日的早晨,我载着大儿子出门。这天天气难得的晴朗,蓝天白云。我看着倒后镜里的儿子,他戴着耳机摇头摆脑地在听歌。这些日子他总是早出晚归,我也好久没有好好和他说说话了。

车子停在交通灯前时,我问:“辛苦吗?儿子。”

儿子拉下了耳机问:“什么?”

我再问了一次:“你工作辛苦吗?”

儿子轻轻地回答:“不会。”

我说:“如果工作太辛苦或有不想再做下去的意愿,要跟我们说。”

儿子“嗯”的一声后,继续放上耳机听歌。

这是儿子人生中第一次打假期工,在商场的一间运动品牌店当售货员,工作时间每天至少9个小时,一星期内至少有两三天是需要工作13小时。由于儿子是假期短工,所以也没有销售压力,可是要站一整天,也不是普通的累啊。一开始是婆婆先心疼孙子要站一整天;后来我也心疼儿子吃饭不定时。不过我把心疼藏心底,我还是觉得是时候让儿子去感受工作、感受生活、感受现实了。

既然把“心疼”藏心底了,为什么还问儿子这些问题?那是因为昨天晚上孩子的爸爸突然用很“慈父”的语气问我:“不知道儿子每天工作那么长的时间会累吗?他会不会想停止工作而不好意思告诉我们呢?”我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会这样忧心,因为他之前还嘲笑我和婆婆啊!好吧,为了让他安心,我答应他会找个机会跟儿子了解。

大儿子18岁第一次打工,而我16岁就开始打工了。当时我们家境不太好,要向爸爸伸手要零用钱的时候会感到特别难受。所以每一年我都会期待假期的到来,因为可以打工赚取零用钱。当时我是在快餐店里打工,除了要捧餐给人客、收拾杯盘狼藉的桌子、开店前关店后还要扫地、抹地、抹玻璃窗门、洗厕所,比起大儿子现在的工作不懂辛苦多少倍。可是当时为了赚零用钱,一点也不会觉得辛苦。发薪水时我还会给妈妈钱,数目当然不多,五十或一百,但会自觉自己长大了而沾沾自喜。

而老公小时候的家境也不是很好,读中学的时候除了需要协助母亲在巴刹里摆卖蛋塔之外,他还有打工赚取零用钱。老公打的工比起我打的工高尚很多,那是因为他读书的成绩很好,所以可以给小学生当家教。由于他不会骑脚车,所以上门去教补习时要走很远的路,日晒雨淋不用紧,最惨是被野狗追。“辛苦吗?”我记得曾经我问过他,他说:“不记得了,应该是不辛苦吧,不然不会不记得。”

现在儿子站十多个小时,为父者就担心他苦不堪言?对于自己当年日晒雨淋被狗追,却一点也不觉得苦?其实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爱,爱他才会“替”他辛苦啊!孩子的爸爸就是太爱儿子了,才会一时忘了“这些都是人生的体验,是苦是甜都应该让孩子自己体会”的大大大大道理啊!

嘿嘿,等下回去跟老公报告儿子的“答案”时,我也要顺便嘲笑他一番。

《光明日报》 23.12.2013

Monday, January 13, 2014

妈妈的家乡

当老公驾着车从高速公路转进了通往小镇的小路之时,大儿子也开启了卫星导航帮忙带路。老公问我:“这里你有印象了吗?”我努力地观察外面,印象有点模糊。这时候车子走在一段有点颠簸的路上,小儿子被摇晃得惊醒过来。我轻声地告诉他:“快到妈妈的家乡了。”小儿子连忙坐起身来,睁大眼睛望向车窗外,说:“原来你的家乡长这个样子。”

是的。这里就是妈妈的家乡。这个年终学校长假,我们带孩子去看看妈妈成长的地方。屈指一算,我也十年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了。我盯着车窗外的每一个景物,试图在它们的新样貌中找寻旧记忆,我希望我的脑筋可以比卫星导航厉害。大儿子觉得不可思议,他取笑地问:“妈妈,你不是在这里住了十七年吗?怎么记不起来呢?”我笑着回答:“我是在这里住了十七年,可是我离开这里也快三十年了呀!”

我们的车子在小镇的市区中缓缓行驶,我终于认得出地标。“看!这里是警察局,再过去就是大草场,小时候公公婆婆常带舅舅、大姨和我来这里玩。”我跟老公和孩子介绍着车窗外的景物,小时候的记忆全部涌现,突然内心澎湃起来。“右边的那一路是去妈妈以前读的中学,明天我们会去哪里看看。”我指着不远处的路牌。小儿子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去你的学校看看?有什么好看?”老公抢着回答:“妈妈时常说她的学校有多大有多美,我们就去看看妈妈是不是夸张了。”

我忍不住笑了,原来我平时在老公和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母校而不自觉。我们举家离开家乡搬到吉隆坡展开新生活的那一年,我17岁,还比大儿子现在的年龄小一岁。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要提早跟同窗分道扬镳,老实说,当时对大城市有太多的憧憬,所以没来得及不舍。更何况少年怎知离别愁呢?是现在人到中年了,才会深深的感到可惜。

在悠悠的青葱岁月里,我有三个好朋友,当我们在十五岁那一年被派到同一班时,根本没有想过我们会朋友一辈子。这次回乡的重点节目就是和她们好好聚一聚。曾经有那么一段日子,为了各自的家庭、孩子和生活打拼,我们竟断了音讯长达十五年,现在回想起仍会感到懊恼——我怎会如此粗心,竟然让友谊断了线。幸好电脑科技再把我们连接起来,不然我必定抱憾终身。

我常告诉两个儿子,人的际遇是很奇妙的,什么时候碰上怎么样的人,都像冥冥中有安排。大儿子听了没有说什么,他的表情总是酷酷的;小儿子则嘟起了嘴巴,抓破头都搞不懂妈妈在说什么。其实,如果他们都不明白也没有关系,因为妈妈我当年也不明白。

有些事情除了需要时间来证明,还要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

包括谁是你的知心友。

《光明日报》 9.12.2013

Friday, January 10, 2014

肥不了 瘦不了

和小姑一家聚餐,她的三个宝贝很懂得享受美食,每一碟菜肴都被他们吃得“美人照镜”,每人还添饭三碗。小姑轻轻地摇头说:“学校假期才开始三天,我的孩子就明显地长胖了,要控制一下他们的食量才行。”我听了,羡慕感油然而生——我的两个儿子两岁过后就和“胖”这个字断绝了关系。小姑家的小孩是“假期一到,食量要控制”;我们家则是“假期一到,增肥计划开始”。

几乎每一年的年终假期来临前,我都会精心策划儿子的增肥计划。孩子平日有上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太紧张,大概“紧张”也会消耗热量吧,以至孩子都很难长肉。所以我想,就利用长假给孩子增肥。想要孩子胖起来,自然要吃得多一些,所以除了三餐以外,我会亲自动手做蛋糕、Pizza、芝士、马铃薯等等高热量食物给他们当点心。可惜,这样的增肥计划在我两个儿子身上还是难看到效果。这些高热量食物被他们吃下肚子后,竟然全被肠胃消化,完全没有化为脂肪和肥肉。所以今年我将增肥计划改变了一点点,新增设了“户外活动”这一项——多带孩子出去活动,如游泳和打球,孩子们消耗了体力,或许会开胃一些,真期待会有好成绩。

我的大儿子比较不挑食,以上增肥菜单里的那些食物皆是他的最爱,所以他不会抗拒增肥。至于小儿子就比较让人头痛,他的食量很小,常常吃不完一碟饭菜,再加上他很挑食,特别不喜欢吃软绵绵的食物,喜欢吃海鲜类,豆腐不吃,鸡蛋勉为其难吃两口,所以对于我的给他设定的增肥食谱,他颇有微言。为了鼓励他吃多一点,我甚至“贿赂”他——“如果你可以从现在的23公斤增加至26公斤,我就送一个小文具。”

其实,小儿子自己也很想能胖起来的,他常担心自己会是班上长得最矮小的那个。可是,对于他那碟总是吃不完的饭菜,他也感到很无奈。上个星期我们一家去吃川菜,大部分小孩对香香辣辣的川菜退避三尺,但却是小儿子最钟爱的食物。他吃了一大碗白饭和三碗猪肚鸡汤,我夹给他的猪肉、鸡肉和青菜他也乖乖吃完,十分难得的开胃啊!吃完晚餐后一回到家,小儿子就匆匆往厕所跑,我还以为他吃撑了,却随即听到他在里面连叫三声“为什么”。我们赶紧走过去,只见他站在体重器上说:“为什么?为什么我吃了这么多东西,我还是只有23公斤?为什么体重没有增加的呢?唉,增肥真难啊!我不想增肥了。”

家人看到他这副摸样,都大笑起来,唯独我没笑。

我其实很能明白他内心的挫折感。因为,对我而言,减肥也很难。

突然,我也想学小儿子那样大叫——“唉,减肥真难啊!我不想减肥了。”

《光明日报 2.12.2013》

Tuesday, January 07, 2014

养儿防老?

最近我的天空有点灰,因为妈妈失智的情况又再差了一些。

我的妈妈,患有阿兹海默症。这病症从十年前开始,每天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她的记忆。一开始她只是健忘,东西丢三落四,我们却不以为意,以为“健忘”对老年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然后有一天,我们发现她叫不出自己孩子的名字,只能用“我的大儿子”或“我的三女儿”来形容;再过了一段日子,她连自己的名字也遗忘了。

好好的一个人,怎会变成这样?记忆慢慢被吞噬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是不是好像喝了一杯忘情水般呢?一切曾经发生过的事,开心的、伤心的、感动的、愤怒的,统统都像冰块般融化,变成一滩白净的水。我在哪?他是谁?用尽力气都想不起,那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无助与沮丧。

看到妈妈这样被阿兹海默症折磨着,我们却束手无策,那种感觉真不好受。有时候我也会逃避,不敢看妈妈的眼睛,因为在她深邃的眼眸里,经常会流露着一丝丝莫名的惶恐,教人于心不忍。然而,照顾阿兹海默症病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中除了要有耐心,还要有无限大的包容度——包容患者,因为我们不能再以逻辑性来要求患者,他们的脾气很多时候比小朋友更无理取闹;包容照顾者,因为长期照顾病患者,绝对是一件很劳心劳力的事,所以,兄弟姐妹之间也要互相体谅,当任何一个感到沮丧的时候,另一个马上要顶上去。我们兄弟姐妹之间常会说这样的一句话来互相安慰,那就是“小时候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五个孩子,没有一句怨言;现在换我们五个孩子轮流照顾她,我们岂能有怨言?”

上一代的人大部分都有“养儿防老”的旧思想,而我们这一代的人,总喜欢嘲讽“养儿防老”不入流了。可是,当看到爸妈逐渐老去,失去了自理能力之时,我逐渐相信“养儿防老”这句话了。过去的我,总认为即使有一天老去,我依然可以“我有我世界,孩子也有他们的世界”,绝不可能让自己成了孩子们的包袱。所以每当小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以后长大后去美国读书,然后在那里结婚、生活,我就不回来了”时,我总是一派潇洒地回答:“好呀,没有问题,妈妈和爸爸可以照顾自己。”可是最近我的心态明显改变了,当小儿子再这样说的时候,我却以落寞的口吻回答:“那我和爸爸怎么办?”

愁绪严重困扰着我,仿佛孩子明天一早就远走高飞。虽然明知道那只是假设性问题,但我还是感到莫名忧郁。是的。我知道,我又钻进牛角尖里去了。

《光明日报》 25.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