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8, 2013

多祝福少担心

学校年中假期一开始,雪隆八独中运动会也就跟着开始了。大儿子这边才放下沉重的书包,那边就兴奋地收拾好包袱,随着学校的体育培训组出队比赛。这一次儿子将离家在外长达六天五夜,这个两年举办才一次的球类比赛,一直是儿子引颈长盼的日子。而今年应该会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所以兴奋之情尽写在青春的脸上。

这次的比赛场地是在巴生某独立中学。巴生离开吉隆坡不算远,有鉴于此,校方安排参加的学生们和带队的老师们在每天比赛完毕后打道回府,全都回到自己的学校留宿。对于学校这样的安排,我一开始时感到有点纳闷,心想:“反正人都回到吉隆坡了,那就回家睡觉吧,家里的床肯定比学校的地板舒服多了。”不过后来再想想,这运动会里的所有球类比赛项目,包括乒乓、篮球、羽球、排球都是团体赛,住在学校的话老师也比较容易召集大家练球。而参加比赛的同学从早到晚都窝在一起,自然可以增加了解的机会,培养默契。另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住在学校里,也就能保证每天早上校车要出发到巴生时,没有人会迟到。

大儿子不是第一次离家在外,这次去的地方及留宿的地方更不是离家几百公里以外,但以我这种爱胡思乱想什么事都担心的性格,不会因为儿子是第几次离家在外或离家有多远而减少担心。虽然挂念着儿子,但担心他在比赛中或练球中,我是很少打电话给他,只有到晚上睡觉前才给他捎个短讯问候。我想起儿子第一次离家在外,我日夜牵肠挂肚,就连手机不敢离开身边太久,担心他打电话回来时会找不着人。如果手机一整天没有响过的话,我甚至还会神经质地开手机来检查。经过了好几年我才慢满接受了这个事实——儿子离家在外,只有我在想念他,他或许并没有想念我。

如果说我心里一点都不在意,那是骗人的。我那么疼爱他,当然希望他也能时时刻刻把我放在心里。我跟好朋友在网上聊天说起此事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怨气”,竟也让自己偷偷吓一跳。朋友笑我太过紧张孩子,她复制一句她最近在社交网站上看到的一句话给我看。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那么他的孩子将会没有了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担心他的孩子。”

会吗?是这样的吗?

我下网后,反反复复想着这句话。

(光明日报•3.6.2013)

Wednesday, June 19, 2013

家庭亲子旅游

学校假期开始了,上半年的教学也告一段落。这次的学校假期长达十七天,是安排家庭游的好时机,充个电再为下半年冲刺。

年轻时候总有个浪迹天涯的梦,结婚生子后才知道这梦我们梦不起。不过,我和老公都是勇于接受现实的人,“浪迹天涯的梦”我们梦不成,那就换个梦吧,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起看世界,共筑一个“亲子游”的美梦。

带孩子去旅游,自然没有两个人去旅游那么潇洒、那么简单。旅费当然贵一些,要带的东西也理所当然多一些,就连要去的地方也要多加考虑是否适合小朋友。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喜欢在学校假期时,带孩子们出去走走看看,让孩子暂时放下学习的压力,我们也暂时放下工作压力。我的小儿子最喜欢翻看旧照片,数着这些年来我们去过的地方——波德申、怡保、云顶高原、马六甲、金马仑高原、槟城、关丹、浮罗交怡等等。不过,他偶尔会纳闷的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再用我的护照呢?”我不敢告诉他,他的护照其实自去五年前去过香港和澳门后已经过期了。

其实,这三年来,我们家改变甚多。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家从双薪家庭变成单薪家庭,而我也从不擅理财的上班族变成精打细算的师奶,现在花每一分钱之前都要用计算机算一算。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且现在有很多廉价航飞,航线甚至飞到欧洲去,可是,我的计算机告诉我,如果我们一家四口出国玩即使只是去东南亚国家,玩个五天四夜至少也要花上一万零吉以上。本来还想利用旅行减压的呢,看来还未出发就已经有(经济)压力了。所以,Cuti-Cuti Malaysia暂时还是我们家的首选。但也不是完全否定了出国旅行的机会,只是我早已很现实地告诉孩子,如果想出国看世界的话,除了要把每一年的农历新年的红包存起来,平时的零用钱也务必储蓄起来,那么我们就有希望可以每五年去看看他国风情。

除了一家四口出游外,我们每年还有几场“重头戏”,那就是——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家庭游”,有时候是和老公的家庭成员,有时候是和我的家庭成员。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喜欢带着爸妈一起去玩,从不觉得是累赘。爸妈年纪大了,他们害怕坐飞机,而且出国旅游会太操劳,还不如我们自己驾车方便。最重要的是慎选一个“老少皆宜”的地方,五个家庭共二十多个成员,轻松写意地过三天两夜。至于住的地方尽可能租用公寓式酒店,这样一来,我们兄弟姐妹都可以窝在爸妈身边,也能让爸妈有充沛的时间与孙子共处,享受弄孙之乐。

这才是名正言顺的“家庭亲子旅游”呀!

(光明日报•27.5.2013)

Thursday, June 13, 2013

钱钱钱

和朋友喝茶聊妈妈经,聊啊聊的,从孩子的学习聊到开销,如此沉重的问题。

她说,她孩子每个月的“固定开销”是她胸口的痛,她所谓的“固定开销”是不计平时吃吃喝喝及给孩子的零用钱。她说,她那读三年级的独生女,每个月的“固定开销”都要花近千令吉。她仔细地数着指头:“放学后的安亲班450令吉、补习全科再加一个数学加强班350令吉、上学放学上补习班的交通费合计250令吉,兴趣班200令吉,总数1250令吉。”

朋友还说,她的薪金三千令吉,扣去公积金和社险,只剩两千多块,自己花都嫌不够。幸好有丈夫,虽然他的薪金也不是很多,但至少有个人可以一起分担。朋友说,如果有一天要她独力养孩子的话,她很确定自己真没有办法做到。

朋友数完后,就轮到我数我的“固定开销”。我说:“大儿子读独中,学费350令吉、四科补习费500令吉。小儿子上课外英文班和数学班,学费300令吉,他还有上一些兴趣班如游泳和叠杯运动合计150令吉,另外他也需要定时做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大约100令吉。至于交通,因为是我亲自接送,汽油每个月约400令吉,总共1800令吉。”

这就是我们现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固定开销”,还没有预计零用钱、买书买文具、生病看医生、教育保险等等。朋友唉声叹气,问:“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孩子在我们这个年代变成了一件那么辛苦的事?”我想起我的爸爸,他也时常感慨地说:“我以前养五个孩子,也没有你们现在养两个孩子那么吃力。”

我成长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年代。那个年代,没有安亲班,妈妈多是家庭主妇,有工作的妈妈多半也是做家里的生意,可以一面工作一面看住家里的小孩,所以爸爸妈妈根本不需要“安亲”。那时候也没有集团式的补习中心,家里有小孩真的追不上课业的话,就看看邻居有哪位书读得不错的大哥哥或大姐姐,找他们来教一教,补习费也是意思意思给,大哥哥和大姐姐就当是赚点零用钱不会计较。反观现在,小学生要补习,中学生也要补习,不久前我还听说有大学生上补习班。这些大哥哥和大姐姐都自身难保,哪里有空(相信也不屑)赚这些零星的零用钱?

再说说交通费。现在的交通费真不是普通的贵,在小儿子还是幼儿园的学生时,我还是一个上班族,迫不得已之下找人帮忙载送。由于不想错过和儿子相处的时间,早上上班前我自己送他上学,放学托一位业者载送去婆婆家,如此只载一趟、距离不超过2公里按月竟收费90令吉。那是五、六年前的“行情”,相信时至今日至少收费150令吉。不久前我听一位旧同事说,她想把孩子送去离家蛮远的独中,但她住的地方没有校车愿意载送。后来她打听到有专载学生的私家车,就马上打电话去询问。对方要求收费350令吉,竟比她儿子要去的那所独中的学费还多出了20令吉。车费比学费还贵,我接受不到咯!

我明白汽油不便宜,也知道不能一直拿二、三十年前来比较,但在这万物高涨可是薪金却不涨的情况下,想生个孩子之前最好先拿出计算机出来按一按才决定。

(光明日报•20.5.2013)

Monday, June 03, 2013

看什么?

弟弟煞有其事地说:
“妈咪,你知道吗?老板请人做工不是看你考试总平均分数多少分,也不是看考多少的A!”
我 :“那他看什么呢?”
弟弟:“他是看品行的。如果一个人的品行不好,老板就不会请他。”
(哗?是谁告诉他这人生大道理?)
我:“也对,那你的品行要好,不然以后没有老板请你做工。”
弟弟:“我才不怕,因为我以后会是老板嘛!妈咪,做老板,需要看总平均分数还是看品行?”